后Ai时代,音乐人的核心竞争力是"人性"
在肉眼可见,Ai技术疯狂发展的当下。可以预见的未来是:Ai音乐必将在商业层面取代大多数中低端音乐生产。而中高端音乐制作市场的制作流程,或许在不同程度上也会被Ai或主动或被动介入。
在这样一个时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来临的情况下,我觉得人类在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,或者说唯一的竞争力就是:人性。
唯有人性,永远无法被程序,自动化和大模型替代。
——什么是"人性"?
我很难用文字定义"人性",但当我看到有"人性"的作品,听到有"人性"的音乐时,我就知道了,那就是"人性"。
如果非要用文字描述,那或许就是:你能感受到,是有一个真实的"人",在向你表达些什么。表达什么都是可以的,开心的也好,伤心的也罢。可以很热闹,很激烈。也可以很平和,很静谧。
——过度在意"技术性",在Ai时代是一件危险的事情。
我认识的一些朋友,非常在意从技术的角度思考音乐的质量。我们当然要关注音乐在"技术层面"的品质。但在Ai时代,只关注技术是一件危险的事情。因为包括音乐制作领域在内的各项技术,都会随着时间不可逆地向前发展。
我们会有更好的录音技术,更先进更复杂的合成器技术,更多样化算法更多的音频后期处理插件等等。
因此只在意技术约等于:只从音乐生产时间线评判好坏。2025年生产的音乐一定比2005年的好,2049年的音乐一定比2025年的好。因为技术一定会随时间发展,而Ai时代将极大地催化这一进程。
这时候有人会反对我说:你说的,录音技术,合成器技术,音频后期插件技术等等,都是外部的东西,不是我定义内的"技术"。我定义内的"技术"是我自己的音乐制作能力,制作水准,这才是我的"技术"而不是某个硬件或者插件的技术迭代。
当你这样反驳我时,我认为你说的非常对,这正是我想强调的。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,你更应该关注的是"自己的人性",而不是"自己的技术"。因为你是人,而不是机器......
——每个人生而具有"人性",但想要在艺术作品里表达"人性",需要学习。
每个自然人都是有人性的,但想要表达出有"人性"的作品,需要大量学习。表达有人性的作品,重点不在于"人性",而在于"表达"。对于不同的艺术品类,都有其独有的表达语言。你要学习这种表达的语言。
——学习"技术",更要学习"人性的表达",
在未来,想要学习音乐制作,你的重点在于学习"人性的表达",在研究一首音乐时,你更应该关注的是这首音乐表达了什么?他是如何表达出来的?
而不是只从技术层面分析用了什么乐器?和弦/音阶/调式?等等。有些人看似把这些技术面的东西全部看透了(比如拿到了总谱),但其实恰恰相反,在后Ai时代,如果你没有开始思考这首音乐表达了什么?那你就没有开始学习这首音乐。
——"技术"并不是不重要,它只是你表达自己的"工具"
以上所述,并不是想说明技术不重要。技术是你表达自己人性的工具,你当然要先学会这个工具,再使用工具发挥自己的创意。
——如果说"人性"是好音乐,没有"人性"就是坏音乐吗?Ai创作的所有音乐都是坏音乐吗?
并不是,好音乐和坏音乐的定义因人而异。但不管如何定义,我都不认为Ai创作的所有音乐都是坏音乐,我相信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,Ai一定能不断创造出让人类感到惊叹的东西。
这个问题,或者这种思考,本身就是一种掐架和拉踩,没有任何意义,也不是本文想要探讨的核心内容。
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是:后Ai时代,音乐人的核心竞争力是"人性"。
音乐人在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?既然是核心竞争力,自然是你有但别人没有的东西,才能是你的核心竞争力。因此人与Ai最终的不同,依然在于人具有"人性"。
我们并不是在掐架或者拉踩,而仅仅只是在找不同。
当然,有一派人工智能领域学者认为,最终Ai将完全拟人,你无法区分出Ai与真人。换句话说:在这个找不同游戏中,你找不到不同。
但这是一个非常"主观"的找不同游戏,只要你认为你找到了不同,那他们就是不同的。
——人类真的需要和Ai竞争吗?Ai难道不应该是帮助人类,改善人类的吗?
每一项新兴科技的诞生,本意都是帮助人类更好的生活。但在这个科技刚刚兴起时,与人类原有的产业链形成竞争关系是非常常见的。
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纺织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变革,让人们可以买到更廉价的生活用品如衣服。但与此同时造成大量手工纺织工人失业。
Ai技术的突飞猛进必然对原有产业链造成冲击,但长期来看技术一定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生活。
——短期内,Ai冲击了音频行业,我们应该怎么做?
如果你的收入因为Ai受到冲击,你要明白"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",供大于求就降价,供不应求就涨价。Ai将带来极大的生产力,你不可能和Ai在相同品类的赛道上比拼生产力。这也正是本文探讨的核心,要和Ai做出差异化,而人和Ai的唯一区别就是:人是人。人具有"人性"。
——长期来看,如果与Ai并不是竞争关系,那么Ai将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怎样的世界(在音频领域内)?
虽然短期Ai冲击了很多行业,长期来看生产力的极大提升,必将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。而人类应该从生产劳作中解放出来,去追求人自己的事情。人类将整体逐步移动至马斯洛需求链最顶端,即"自我实现"。
而着重音频领域来看亦是如此,所有人拥有最基础的生活保障,并不需要赚钱才能养家糊口,因此人类创作音乐不是因为这首音乐能卖多少钱,而是希望通过这首音乐实现人作为人的价值。
这是一个非常长远,且并不一定完全能实现的未来,中途有太多不确定性。
即使能够实现,也不会是近几年或近十几年的事情。
因此,在当下做好准备,长期面对人类科技进步对自己生活和事业带来的不确定性,是各行从业者,都需要具备的技能。
以上说了这么多,感觉话题越来越庞大,我也越来越无法驾驭,甚至是无法预测和想象。
但不管怎样,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不管你处于任何人生状态,都不应该对这样一个时代的未来感到悲观。我真实地认识一些音乐爱好者,因为Ai时代音乐,放弃自己对音乐创作的追求,这是非常可惜的。
某种程度上,我们应该感谢Ai,以及人类历史上众多科技革命:让人回归为人。
正如第一次工业革命让手工纺织工人失业,但手工织衣服这件事并没有从人类历史上消失。时至今日,依然会有人愿意手工织一件毛衣,人们享受织毛衣的快乐,并把织好的毛衣当做一件作品,而并不是为了要有衣服穿去过冬。
音乐亦是如此,当音乐更多摆脱了"商品"属性,"艺术"才能回归"艺术"本身。
而音乐中的"人性",将告诉我们:人何以为人。